今天能聽到麵包大師吳寶春的演講真是意外的驚喜,
聽他述說自己的故事,聽著他熱切的聲音,
深受感動的我,決定把演講內容記錄下來,與你分享。
吳寶春演講一開始就從他的童年開始說起,
他說他小時候很愛玩、不喜歡念書,寧願被打也不念,
反而喜歡玩用鞭炮炸牛大便之類的遊戲。
然而,儘管這麼不愛念書,
父母依舊對他很好、深愛著他。
因為不喜歡念書,跟當時很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,
他選擇到麵包店當學徒,打算成為麵包師傅。
他還記得那十分挫折的一天:
由於不知道100兩等於幾斤,便不知道該如何秤麵粉的重量。
當時師傅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說:我也是國小畢業啊!
那時候,他發現了知識的重要性。
因為個子矮小,吳寶春一直希望可以成為正港男子漢,
他好生期盼,終於到了可以當兵的年紀時刻,
可他體檢出來的體重僅46公斤,
被告知體位過輕不能服役的他卻不放棄,
當他訴說出自己的希望時,
檢測人員(或是醫生?)感到不可思議,
只好給了他去喝兩公升礦泉水的建議。
擁有一股傻勁的吳寶春,真的去喝了兩公升,
體重竟真的上升成48公斤,他因此如願進入軍隊服役。
就跟我相信的一樣,
生命中的每條路、每個出口,都有它的道理。
吳寶春在軍隊中認識了一個好朋友,
他教他識字、他帶他到中山大學去學習,
他為吳寶春開啟了另一片天空,
讓他見識到知識的力量。
因此,吳寶春開始思索,還要不要繼續當個麵包師傅?
因為做台灣的傳統麵包師傅是很耗體力的,
幾乎就是出賣勞力做麵包換取薪水,
到了四、五十歲,就差不多要退休了。
那一天的休假,讓吳寶春做了重要的決定。
他從左營海軍搭火車回屏東鄉下老家,
打算向母親說出心裡的猶豫,讓母親為自己解惑。
他等著母親回家時,在餐桌上看到了吃剩的魚頭,
知道辛勞的母親又把魚頭留隔夜來配白飯了,
他忽然感到一陣羞赧,
自己都幾歲的人了,
還要讓近六十歲的母親操勞,
真是真是不應該啊!
於是,他下定決心要努力賺錢,讓母親不用為錢煩惱。
因為這個決定,他心裡的猶豫消失了。
他到台北做麵包學徒,每個月兩萬塊的薪水通通寄回家,
晚上再去幫人家洗車,賺取自己的生活費。
吳寶春也是在這個時期,開始思考麵包師傅還可能創造多少收益?
因為此時的他,還是非常希望快點賺多一些錢奉養母親。
在這段時間,他意外看到了麵包界被喻為奧林匹亞之稱的
「樂斯福盃麵包大賽(Coupe Louise Lesaffre)」。
他悄悄在心中期許自己,總有一天要去參加這個比賽。
為了做個多方位的麵包師傅,
原本害羞不敢與陌生人說話的吳寶春,逼迫自己去學習、去嘗試。
在潛能開發課程的最後一堂課,他終於提起勇氣上台說話,
他笑著說,當時在台下,自己已經在腦中想好要說什麼了,
一上台,因為緊張全都忘光光了!
但他絲毫不覺得懊惱,因為他站上台了!
「但這就是個開始!」
吳寶春語氣很堅定地說出這句話時,我的內心不禁為他鼓掌。
後來他也經常在朋友的婚宴上說話、唱歌,
藉這些機會讓自己練習面對人群說話。
吳寶春說在逐夢的過程中,身邊的人難免會不看好或吐槽。
當年他興奮地跟麵包師傅分享許文龍的《觀念》一書,
說出自己的一點想法,卻得到師傅叫他不要「肖想」的回應。
但吳寶春沒有因此灰心,因為他知道他要的是什麼。
吳寶春第一次去日本參觀食品展時,看到了可以試吃的法國麵包,
卻因為覺得法國麵包很稀鬆平常,沒什麼特別的,就沒有拿來吃。
然而,站在他身後的兩個女生竟大嘆法國麵包超好吃,
激起了他的好奇心,索性拿了一塊來品嘗,
這一嚐,真是驚為天人,
他的腦海上演了好多畫面,就像卡通小當家一樣。
此後,他為法國麵包摸索了三年,
儘管一直不能做出那極致的口感也毫不氣餒。
他告訴我們:「失敗是在累積智慧。」
所以直到那一天,因為某個老師的指導,
他一點就通,馬上做出那夢寐以求的法國麵包。
2006年他和隊友打敗台灣其他25隊選手,
取得代表台灣參加世界麵包大賽亞洲區的晉級資格。
因此,吳寶春得以讓奪得前任世界冠軍的日本師傅指導,
很容易緊張的他便請教日本師傅:如何降低緊張感?
日本師傅回答:準備到150分。因為緊張會讓你失去50分。
於是,吳寶春加倍不斷地努力、學習,
與隊友們利用那一年的時間練習、摸索、研發,
終於在2007年取得代表亞洲的參賽資格。
最後,他們為台灣隊取得世界大賽亞軍,
吳寶春個人則以歐式麵包取得個人賽資格。
這時候,很多人勸他不要再比了,
好不容易拿到世界亞軍,如果個人賽成績退步了,情何以堪?
但吳寶春不這麼想,因為拿到世界亞軍的那一刻,
他看到台灣國旗豎立在比賽場地中飄揚,心中深受感動。
他發現生命的價值,不只是追求金錢,
他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家境差的麵包師傅,
他要追求更高的理想、幫助更多的人。
所以,他在心中下了決定:他要創業、也要比賽。
不管最後比賽的結果會如何,比完賽,就要創業。
為個人賽做準備很不容易,
吳寶春每天練習、研發十幾個小時,
想休息的時候,就提醒自己:我要成功。
吳寶春就這樣勤勞辛苦地努力著,甚至常常做麵包做到忘我的境界。
最後,皇天不負苦心人,
吳寶春真的奪得了世界大賽個人賽冠軍!
後來,吳寶春也以父之名成立了基金會,
希望把父親對自己的愛延續下去,
為故鄉屏東的偏遠地區孩童,盡一份心力。
演講的過程中,吳寶春不斷強調學習的重要性。
有同學問他,如果當時可以繼續讀書,還會當麵包師傅嗎?
他很幽默地回答:我會當一個有知識的麵包師傅。
在吳寶春的身上,我看到了「熱情」!
對生命的熱情、對學習的熱情、對助人的熱情!
很高興能在我生日的這一天,
有機會聽到這個意外的演講,
這真的對我意義非凡。
我會不斷不斷努力,直到夢想完成的那一刻。